过滤介质作为过滤分离机械的心脏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机器设备的性能。目前我国的过滤材料年需求量约5000万平方米,生产量约4000万平方米,生产中尚需部分国外滤布。目前用于分离机械的传统的过滤材料主要有涤纶、丙纶、尼龙、睛龙、粘胶纤维和棉花等。在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下,如过滤浓酸、浓碱或在高温下工作,这就需要功能性极强的材料做过滤介质。
适合于这些物料过滤的材料有新型的玻璃纤维滤布和聚四氟乙烯滤布等。此外,采用水微孔陶瓷、微机树脂、烧结金属材料和无机晶须等新型的过滤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开发,有的己经进入应用阶段。另外,膜过滤技术包括反渗透、超滤和微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外在过滤材料研究、生产、应用中,都己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系统。其材料开发朝非织布过滤材料、复合膜技术的过滤材料方面发展,朝高技术、的材料如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芳香族聚酷胺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的方面发展。在工业发达我国如美国和日本,非织造滤布材料占总滤布材料的55%以上,西欧的非织造过滤材料占75%。
良好的润滑是离心机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1)差速器的润滑:差速器的润滑是浸浴润滑方式,运行时油温较高,在离心力作用下容易泄漏,应经常检查存油量,适时补充。每月抽样查看差速器内润滑油,分析水分和酸度,分析润滑油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立即更换。加注新油时一定要认准品牌和油品质量,严禁使用牌号不明或含有杂质的润滑油。(2)转鼓的润滑:检查转鼓上加油孔,按规定要求加油。
离心机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用绳索的一端系住陶罐,手握绳索的另一端,旋转甩动陶罐,产生离心 离力挤压出陶罐中蜂蜜,这就是离心分离原理的早期应用。 工业离心机诞生于欧洲,比如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纺织品脱水用的三足式离心机,和制糖厂分离结晶砂糖用的上悬式离心机。这些早的离心机都是间歇操作和人工排渣的。 由于卸渣机构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连续操作的离心机,间歇操作离心机也因实现了自动控制而得到发展。
工业用离心机按结构和分离要求,可分为过滤离心机、沉降离心机和分离机三类。
离心机有一个绕本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圆筒,称为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悬浮液(或乳浊液)加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各组分分离,并分别排出。通常,转鼓转速越高,分离效果也越好。